武冈宣风楼的特点及传说故事
武冈宣风楼的特点及传说故事
位于武冈市,是古代观雪景的胜地,登楼望远,雪景尽收眼底,宋朝赵均任邵州防御使时定下“宣风雪霁”四个大字,制成匾额,悬挂在城楼上,明末毁于战火。宣风楼,原名宣风雪霁楼,坐落在济川门(老南门)城墙上,是古代观赏雪景的胜地。登楼,州城雪景尽收眼底,橘光隐翠,四瞩莹然。唐王昌龄吟《宣风雪霁》诗:“升旭欲移丹阙影,玉光未倒翠选迎。”宋理宗赵昀任邵州防御使时,书“宣风雪霁”四大字,匾悬于楼,明末毁于战火。清康熙二年知州吴从谦重建,光绪元年复建,民国塌废。1994年得以重建,面积708平方米,仿宋式建筑风格,上下两层,回转式走廊,气势恢宏,雄伟壮观。宣风楼整体以石木为主,雕梁画栋,大气磅礴,坚固且美观大气。楼两边连着有几百年历史的明清古城墙。几十步外是护城河环绕。作为武冈历史文化名城的城门楼。宣风楼交通便利,环境优雅。商贾云集。从古开始一直做为武冈对外印象宣传的名片。近年来,作为武冈的淘源盛地,随着武冈的发展,历史文化名城地位的奠定,名气俱增。凡有外来游客到此,必会幕名前来参观留影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站长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xqm100.com/hyzs/1745598767579540.html